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32节(2 / 2)


  其他幕僚跟在他身后,个个急得满头是汗。

  “郎主,江州兵不仅擅长野战,他们的水军亦敏锐无敌,不可轻敌呀!”

  “据说周家三郎这几年训练出一支水军,横扫大江,纵横湘地流域的水匪都被他收编成水师,郎主若要攻江州,宜从北面攻打。”

  众人越说越激动,唾沫横飞,滔滔不绝。

  争执声中,周嘉行背过身去,早已走远。

  众人吵了半天,一扭头,发现郎主已经下船去了,面面相觑。

  他们没敢耽搁,拔步追下船,“郎主,万万不可和江州水军正面对上啊!”

  怀朗被吵得头疼,佩刀出鞘,拦住陈茅,“谁说现在要攻打江州?”

  陈茅一愣:“郎主直接掉头直冲江州而来,还备下这么多兵马……不是为攻打江州,那是为什么?”

  怀朗白他一眼,“江州早就是郎主的囊中物,何必派兵攻打?”

  陈茅怔了怔,忽然想起自家郎主和江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。

  是啊,郎主一直保留着周这个姓氏,周家知道郎主如今和李元宗平起平坐,隐隐有雄霸之势,肯定巴不得郎主再认祖归宗,怎么会和郎主为敌?

  郎主不需要出兵攻打,周家就会主动来投。

  陈茅长吁一口气,抹去鬓边汗水。

  “既然如此,郎主为什么还要派人围困江州呢?”

  怀朗摘下酒囊,仰脖喝了几口酒,嘴角抽了抽,道:“这是郎主的家事,你管那么多干嘛?”

  陈茅一噎,眼角风扫一眼怀朗,决定不和这个酒不离身的胡人一般见识。

  他猜得出郎主的用意:当年郎主母子被赶出江州,受尽苦楚,如今郎主扬眉吐气,该是周家还债的时候了。

  陈茅沉吟半晌,既然是郎主的家事,那便静观其变罢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数万大军水陆并进,将江州围得密不透风,江州人心惶惶。

  这几年鄂州兵对他们围而不攻,他们起初担心鄂州兵随时会攻打过来,夜不能寐,但鄂州兵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。渐渐的,他们认为鄂州兵大概永远也不会攻打江州,慢慢放松警惕。

  然而,没等他们喘口气,鄂州兵忽然收拢包围圈,一步步朝江州靠近!

  周家内部人人自危。

  这日一大早,族老们结伴来正院讨一个说法。

  昨天刚落了场雪,庭间假山石上覆了一层薄薄的雪色,堂前珠帘高卷,头束软巾,身着一袭海青色宽袖圆领锦袍的年轻男子坐在窗下书案前翻看战报。

  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男子抬起头,眉眼温润,气度优雅,温和中略带郁色。

  书僮饮墨快步跑进屋中,小声道:“三郎,族老们来了!”

  周嘉暄撩起眼帘,放下手里看了一半的战报,用卧狮镇纸压好。

  族老们是来劝周嘉暄投降的。

  他们直奔进侧间书房,开门见山道:“周使君是我周氏儿郎,他如今称霸一方,势力足以撼动李司空的河东军,我们为何要与他为敌?”

  周嘉暄站缓缓起身,对开口的人道:“五叔公,当年周嘉行在祠堂与我父亲恩断义绝,您认为他会不会认周氏儿郎这个身份?”

  五叔公脸色一僵,道:“牙齿还有碰着舌头的时候,何况亲子血缘?只要我们先放低姿态,诚心请他认祖归宗,他肯定不会拒绝!”

  周嘉暄没说话。

  若事情有这么简单,周嘉行早就认祖归宗了。去年天下人嘲笑讥讽他的身世,鄙薄之意呼之欲出。他不声不响,既没有因此动怒,也没有因此消沉,依旧埋头坚守西线。后来还是长安那边连下几道旨意才把事情揭过去了。他宁可被天下人排斥轻贱也没有松口要和周家缓和关系,现在他势力大涨,坐拥数百州之地,掌数十万大军,又怎么会和周家和解?

  族老们不认可周嘉暄的看法,在他们看来,宗族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,从来没有谁能真正脱离宗族。周嘉行想逐鹿中原,离不开宗族的支持。

  想得更长远一点,将来他打败李元宗,坐到那个人人梦寐以求的尊贵位子上,身边少不了宗族亲人扶助——还有谁能比宗族更忠心拥护他?

  族老们一致认为现在应该打开城门,迎鄂州兵进城,托他们向周嘉行表达善意。

  周嘉暄沉默不语,脸色慢慢沉下来。

  族老瞥他一眼,阴阳怪气地道:“三郎,二郎是你兄长,要你给自己的兄长低头,有什么难的?你为什么这么固执?”

  饮墨怒目圆瞪,想插话回嘴,看到周嘉暄紧皱的眉头,暗叹一声,没敢张嘴。

  正吵成一团,一名兵士连滚带爬地跑进正院,扑在门槛前,跪地道:“鄂州节度使回来了!”

  众人齐齐呆住。

  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
  片刻后,五叔公最先回过神,踉跄几步迈出门槛,抓住传话的兵士,“二郎回来了?”

  兵士点头道:“周使君就在城外,他带了好多兵……好多船,周使君要进城!”

  五叔公张大嘴巴,一脸不可置信。

  诡异的沉默中,不知道谁蹦了起来,抚掌大笑,道:“好啊,二郎这不是回来了吗?我就说嘛,他还是要回来认祖归宗的!”

  其他人跟着回神,想了想,认为他说得有理,登时个个喜气盈腮,满脸堆笑,一扫刚才的焦虑不安。

  “二郎回来了,快去告诉使君、都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