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6节(2 / 2)


  据说书院初开,为了广纳生源,头一年不光不收取束脩,还包食宿,若是成绩优异者,另有奖赏。

  这是其一,最为吸引人眼球的是,书院每年都会在学生中选取几名优异学生送入国子监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如果能从这家书院中脱颖而出,若是走科举之路,可完全省略成为监生之前的路,从童生试开考,直到考中秀才,这三次考试可以省略了,可别瞧不起这个,须知每年有多少人都倒在考中秀才那一关。

  若是想走监生做官这条路,可直接省去捐监的捐资,要知道捐监也需要门路,除了门路以外,还需要一大笔银两。

  而针对女子馆,书院这里也给出极高的优待,成绩优异者可举荐入宫为女官。

  宫中一直有从民间选女官的规矩,只是名额极少,一般都是消息还未传出,便被人内定了。女官不同宫女,不光不受限宫女不能出宫的规矩,一般供职五六年之后,即可遣返回家。

  而女官不光每年有极高的薪俸,家中也有减免徭役差役等等优待。这一项不管是对贫苦人家来说,或者是一些高门大户来说,都是极为诱人的。贫苦人家可减免徭役,女儿可识文断字,为家中挣得官身。至于大户人家的千金,则可接触皇亲国戚,不管是替家族增砖添瓦,还是替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姻缘,都是一个渠道。

  这个消息传出以后,无数人津津乐道,倒无人质疑这晋江书院能不能办到所许诺的,魏王就是个金字招牌在此。

  一时间,前去打探消息者无数。

  而书院虽暂时还未开放,但却可提前供人游觅,据说这书院是魏王和魏王妃精心修建而成。从授课的讲堂,到住宿的宿馆,到拥有大量藏书的藏书楼,光那藏书楼都让人叹为观止,里面藏书应有尽有,其中不乏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孤本和藏本。

  书院的前身是个庄园,依山而建,还有射圃,练习骑马的马场等等。且风景极为优美,不下于一些天下闻名的书院。

  据说会在书院里讲课的先生,也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儒,不乏国子监及翰林院一些学者,都是魏王靠着身份请来的。

  这些前来的游觅书院的人,本身不过是好奇,谁曾想享受了马车专送被送到书院,沿路都有人负责讲解和引领,光是听着这些人诉说,便蠢蠢欲动不可止。有的直接当场就报名了,还有的回去鼓动家人,将家中适合条件的子弟送入书院。

  不过也不是随便来个人报名即可,报名之后,书院这一方会进行入院试,挑选合适的学生收入。

  沸沸扬扬折腾了近一个月,到了书院进行入院试之时,书院里外是人山人海。

  其中贫苦人家的学生占大多数,当然也不乏一些小门小户和高门大户家的子弟。最为惹眼的就是那些前来参加入院试的女学生,这些人大多数出自贫苦人家,很多都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宽裕,冲着免一年的束脩及包食宿来的。

  且大多年纪很小,一见到这么人,即使有家人陪着,也是惧怕不已。幸亏凤笙早有安排,专门辟了条路,并命了专人将她们接入书院。

  当然少不了有人提出‘男女七岁不同席’之说,来质疑书院中是否有必要男女同院而读。

  对此,书院中也给出了说法,首先男女馆是分开而设,另外书院中也有严格的规矩来杜绝一切可能会发生的事,同时书院中有大量的看司、堂夫用以监督,所以尽可不必担忧。

  男子馆的入院试不用凤笙操心,她只需要操心女子馆。

  见到这些来参加入院试的女孩们,即使她心中早有预料,还是不免叹了口气。

  “好了,让她们的家人都先出去。”凤笙命道。

  听闻这个从外面走进来的女子这么说,一些带着孩子来的父母不禁面面相觑,直到有人说这是王妃,他们才吓得低头退下去了。

  而站在凤笙面前这二十多个女孩,看得出出身都不好,多数是穿得粗布衣裳,洗得泛白,只有极少个别能看出家境尚可,而这个尚可不过是小康之家。

  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凤笙来到一个女孩面前问道。

  “我叫小丫。”

  小丫只有不到六岁,比同龄的孩子要更瘦小一点,一头微微泛黄的头发,穿着蓝绿色的粗布衣裤,脚上的鞋破了洞。她似乎非常不安,脚忍不住动了动,从那个洞里露出脚趾。

  “那你能告诉我,为何会来这里读书吗?”凤笙尽量让嗓音柔和。

  “我娘、我娘说这里有饭吃。”

  小丫已经很紧张了,这里的房子那么高那么大,里面的人一看都是贵人。像她这个年纪还不太懂贵人是什么人,她只知道贵人都是不能惹的,是看见就要远远走开的。而且贵人的脾气都不太好,可能会随便打骂人,而他们只能受着。

  可眼前这个姨姨却很温柔,也很好看,小丫心想这个姨姨肯定不会打骂人,才敢悄悄把娘说的不能告诉别人的话说了出来。

  “只是为了吃饭吗?家里没有饭吃?”

  “家里有饭,但是家里有弟弟,还有妹妹……”

  小丫还在想说辞,凤笙已经不忍心问下去了,她抚了抚小丫的头发,又换了下一个女孩询问。

  一番询问下来,差不多都是同样的情况,倒是有几个家境尚且不错的,说是为了读书识字做女官而来。

  也有说谎的,这个年纪的孩子说谎太容易辨别了,明明家境不好,穿得衣裳破旧,可能根本不懂读书识字是什么,却是捡了好听的说。凤笙猜测是家里人教的,怕书院不收,又或是已经有了自尊心,不管因为什么,她都不忍心拒绝。

  最后这二十多个女孩都被收入了,而凤笙也突然觉得,她似乎有些想当然了。教导女子读书识字,告诉她们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没错,可在这之前该是让她们能靠自己双手获得温饱,不然一切都是空谈。

  第97章

  这几日为了书院的事, 凤笙总会忙到很晚才会回。

  这晋江书院名义上是魏王所办,但魏王却不适宜出面打理杂物,如今山长未定, 一切事物都得凤笙担着, 不过每天不管忙多晚, 魏王都会亲自来接凤笙回去。

  等进了左安门,天已经黑了,马车顺着平整的青石板路往前奔去, 凤笙也把今日遇见之事和魏王说了。

  “看不出你倒是个心软了, 真若觉得可怜, 都养着也没什么。”

  魏王说得风淡云轻, 好像养那二十多个女孩不过是养一群小鸡崽。可实际上还真就是这样, 堂堂一个亲王光王府上下便千余人, 这还是明面上的, 暗地里的私卫以及放出去在外替魏王办事的,还不知道有多少。

  只说那现在改成书院以前是庄子的,光庄头佃农及服侍的下人便有一百多人,所以养几个人对魏王来说, 还真就像养了一群小鸡崽。

  凤笙乜了他一眼,调侃道:“魏王殿下好气派。”

  她这样把魏王气笑了, 揉了她腰一把,道:“你个没良心的, 不是你心疼她们, 本王府上的粮食又不是多的没地方洒。”

  “我听着你那口气, 就好像就是府里粮食多得没地方洒,”说着,她换了正经的口气,“不玩笑,我不是只想着可怜她们,我总觉得以前的想法有些想当然。”

  魏王挑了挑眉,往后靠了靠,摆出一个愿闻其详的姿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