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3节(2 / 2)


  不见着长一根草草!

  吆上个骡子驮水水,

  十里八乡么跑断个腿腿!

  下坎坎那个爬洼洼,

  汗水湿透了褂褂……”

  “是花儿。”

  张校长摇晃着脑袋,噗嗤笑了,“这群男娃娃,脑子被驴踩啰!”

  也不知道他是说这些男娃娃看到女老师就唱“花儿”是脑子被驴踩了,还是这里的男娃娃也敢向外面来的女老师唱“花儿”是被驴踩了。

  在来这里之前,几个老师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这边有一种叫“花儿”的民歌,却从未听过。

  于是哪怕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,在回程的路上能听到这样的“花儿”,都是一种意外惊喜。当豪迈粗犷的“花儿”响彻荒野时,贫瘠和干旱似乎在这一瞬间都被抛洒的无影无踪。

  在没有生命的荒凉高原上,竟然有着这样一种压制不住的狂放不羁,汉子们扯开嗓子发出的那一声“大吼”,仿佛要将生命中所有的不甘和压抑都释放出去。

  是在地下孕育许久的种子,在破土那一刻的石破天惊。

  伴着这样牵人心肺的“花儿”,老师们感觉心胸似乎都随之变得开阔,就连刚刚那灼热的目光,也不再觉得是一种冒犯。

  歌里对老天、对大自然、对命运的控诉,让他们纷纷想起自己决定来这里的原因。

  他们之中,有人是为了获得知名度、有人是为了摘得芳心,有人是为了获得保研资格,有人是为了减肥,有人则单纯是为了得到一份付出后收获的快乐……

  谁又能想到,为了这样“动机不纯”目的来到这里的他们,现在会为了怎么让所有孩子都能穿上冬衣而在这里绞尽脑汁?

  几个月过去了,抿心自问,面对此情此景,我心是否依旧?

  是否真能甩手不理?

  他们,明明就不是为了这样的事情来的这里啊。

  **

  沉默着回去的路上,某个黄土坷垃的山包上,黛文婷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。

  孩子约莫三四岁大小,呆呆地看着走近的老师们,脸上脏兮兮地还挂着鼻涕,面颊上刻着饥色,却仍然掩不住他无邪的面容,正在地里刨着什么,似乎是找吃的。

  在辽阔无边的黄土高原背景下,他显得那么渺小,仿佛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刮没了。谁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,也不知道他会去哪里,为什么要蹲在这里,因为这样没人看顾而跑出来的孩子,在这里实在是太多。

  这片贫瘠的大地上为什么要承载着这么多心酸和无助,有了这么多如同弃儿一般苦难的孩子?

  小孩孤零零蹲在无边无际地沙土中,看人时迷茫又麻木的目光,实在让人的步伐如同灌铅般沉重。苏丽和黛文婷几乎是噙着眼泪从包里掏出剩下的饼干,拆开包装塞到他的手里。

  而他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,也没有再看她们,只是贪婪地啃着手里的饼干,闭着眼睛沉浸其中,一点一点地通过干涩的喉咙艰难地咽下去。

  秦朗掏出包里的矿泉水,蹲下身准备喂孩子喝一点,却在孩子的脚边发现了什么。

  他从一堆乱草一样的“苦苦菜”里拈出几根细黑如发丝一样的野菜,露出困惑的表情。

  “这是……发菜?”

  第55章 发菜vs发财

  在场的几个老师,没一个人知道“发菜”是什么,甚至听都没听过。

  倒是张校长看了一眼,有点茫然地问,“这是头发菜吗?我们这里也有头发菜?”

  秦朗跪在小朋友身边,从土里使劲扒拉,花了好大一番功夫,也只翻出三四根发菜来,少到可以忽略不计,但无论是多是少,都让秦朗精神一震。

  “你们大概不知道,这个在我们南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藻类,因为谐音‘发财’,粤菜里但凡重要场合都会用这个菜讨个口彩,因为只能生长在戈壁荒漠里,长得又慢,比松露还要贵重。”

  他捏着小小的发菜,问起那个孩子哪里还有这种菜,却只得到孩子使劲摇头的回答。

  “这个很贵吗?那是不是代表这里的人可以用这个赚钱?”

  杜若脑筋转得最快,马上领会出这里发现发菜的好处。

  “我以前听说过这头发菜,有人来收,一两要几十块,之前还有人卖,后来没人收了,就没人搂这玩意儿了。”

  听说这头发菜很贵,就连张校长,都用期盼的眼神看起秦朗来了。

  “在这里收只要几十,卖到广东、香港这样的地方,一两几百块都有价无市。”

  秦朗神色复杂地看着这些细长的发菜。

  “一两几百块?”

  张校长听了这个数字,倒吸了一口凉气,仿佛秦朗手里捏着的不是野菜,而是金子似的。

  “那敢情儿好,咱们干脆让村民们找点这些菜卖了,多好的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啊!”

  苏丽眼睛亮了。

  “可惜的是,采摘这种发菜会对环境造成不可破坏的影响,所以国家在十年前就就将这种菜列为珍惜植物,禁止采摘和销售了,私下里买卖这种植物是犯法的。”

  秦朗摇了摇头,“所以这才是现在没人来你们这里收发菜的原因。”

  “什么?不给卖了?那多可惜啊!”

  苏丽露出惋惜的表情,“好歹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啊。”